商標注冊中無法規避的風險有哪些?
1.商標查詢盲期
在商標注冊前,首先要查詢商標是否有相同或近似,避開相同或近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確保商標的成功率更高。然而,已經下發受理書的申請信息基本上都可以查到,但近期申請的還沒有下發受理書的商標,是任何人都無法查詢到的,這段商標查詢空白期也稱為商標查詢“盲期”。如果在盲期內,即使有人和你注冊相同的商標,也是查詢不到的,所以這是第一個風險。
2.商標近似的判斷
在商標查詢時,對于查詢到的結果,是要和申請人的商標進行近似比對的。在比對的過程中,申請者個人、代理公司的商標查詢員、商標局的審查人員都有一套標準與看法,所以對于兩個商標近似不近似,并沒有絕對的標準,只有概率上的判斷。尤其是圖形商標的近似度,判斷的差異性更大。最終結果由審查院裁定。
3.審查員的主觀因素
商標審核是由審查員人為審查,具有較高的主觀性,而且審查員由于資質閱歷不同,對同一個商標可能存在多種認知,也就會造成商標被駁回的情況,當然如果商標被駁回了也不要放棄,冷靜分析原因,必要時可以提出復審。
4.商標公告與異議
商標公告期為三個月,在此期間全國任何人均可以提出異議(比如指出和某商標近似、侵犯某個體權益、商標搶注……等等),商標局收到異議后會讓申請人答辯,然后綜合材料作出是否予以核準的裁定,甚至還有可能復審。
三招教你如何應對?
以上風險都是商標注冊過程中客觀存在的風險,企業和個人無法輕易憑一己之力完全克服,但這也不代表我們只能聽天由命,在操作過程中我們可以通過一些方法對其進行改善,降低商標注冊風險,提高成功率。
1.先下手為強及時注冊
我國商標注冊遵循“申請在先原則”,也就是說,商標先注冊先得,因此企業或個人在成立公司或推出新產品時一旦確定了商標名稱就要先下手為強,第一時間進行注冊。
2.慎取名、廣篩查、確保顯著性
要想在商標注冊中將風險降至最低,學會給商標取名,保證商標名稱的新穎性、獨創性與顯著性非常重要。申請人在給商標取名時不搶注他人商標,不打商標擦邊球,不仿知名商標,避免使用描述性詞語、通用詞匯,盡量使用獨創性的詞語作為商標,將會大大降低因近似而被駁回的風險。
另外,在商標注冊前的查詢階段擴大范圍,仔細篩查也是降低注冊風險的一個重要方法。在明確了自己的商品或服務類別之后,在本類別的各個組別進行近似商標對比、篩查之后,還要要注意不同類別中的類似產品。
3.選擇商標代理機構必須專業靠譜
絕大部分企業和個人選擇代理機構進行商標注冊代理,都是因為看中其專業背景和豐富經驗,可以將商標注冊的風險降至最低。
看的辛苦不如直接問??! 商標;專利;版權;法律